领读| 郎永淳:读书支撑着我一直往前跑下去
发布日期:2017年03月02日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
领读 领 读 第 18 期
嘉宾:郎永淳 找钢网首席战略官兼高级副总裁、前央视主持人
在《经济观察报》举办的 最受尊敬企业 年会中,郎永淳担任主持。身着西装,系着黑色小领结,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消瘦,但很精神。主持间隙,我们做了个简单的采访,聊了些他的境况以及家庭和读书的话题。
当聊到读书,郎永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,热情洋溢,从眼神里可以看到希望和幸福的感觉。说起某本对他影响很深的书或某段读书的往事时,他会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。阅读以及感悟,在他的每个人生阶段都不缺席,他说不仅对他个人,对他的整个家庭来说,读书的作用都非常大。
去年郎永淳和妻子共同写作的《爱,永纯》新书发布,记录的是妻子罹患乳腺癌后,去美国休养,他和妻子用各自的视角,分别于中、美两地写下关于家庭、婚姻、教育的心得领悟。在采访的过程中,郎永淳也提到因为家庭受到疾病的挑战,会更多的涉猎疾病、健康等方面的书。最近花了一些时间用音频的方式读阿图 葛文德的《最好的告别》。
谈到作为男人的家庭责任、社会担当时,郎永淳特别强调健康的重要性,说的最多的是陪伴。这时候他没有什么特别宏大的词语,只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陪伴家人。采访结束后,问及妻子现在的情况,他说一切都还好,还在接受治疗。
访谈内容
经观书评:你比较早开始做关于阅读的微信公众号,有一些自己写的文字,也有选摘的文章,文学方面国内、国内文学都有,这些是你自己的阅读兴趣,喜好吗?
郎永淳:我是从2013年开始就在微信上开了一个公众号,来分享对于阅读的一些感受,当时的微信号叫 郎读 。
但是到今年五月份就基本很少更新。主要是因为创业以来,很少能够挤出来时间专门做,但是阅读对于我个人来讲还是帮助非常大,不仅仅是对于我个人,我想对于我这个家庭来讲,帮助也非常大。
如果没有阅读,对于我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,就很难有机会跳出来,上大学然后改变自己的命运,改变自己的人生路径。到了今天,再一次进入到创业的环境中,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,更需要有一个持久的学习能力。
当然阅读和学习最终是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,能够看清楚未来的趋势,知道寻找什么样的跑道,在这个跑道当中怎么样去行动,让自己的洞察力和行动力有机的结合起来。阅读实际上是学习的一部分,能够支撑着我,一直往前跑下去。
经观书评:分享一下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阅读的感受或启发,以及影响比较大的书?
郎永淳:初中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,我跟他的经历有点类似。
我在农村长大,但因为是一个中学教师家庭里成长起来的,在当地还是有更多的条件去接触阅读,接触到书籍。但是也受到挫折,也有逃避的经历,在八十年代,那本书让我看到了: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,人可能逃避一时,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当中来,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做出改变。
到了大学,九十年代,我当时学中医针灸,接近毕业的这个时间段,1994年,面临就业压力,对我来讲帮助最大的是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。可能现在的很多孩子包括我的儿子,对于书里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完全没有概念,不能够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。因为我出生在那样的环境当中,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,我能够感同身受,我也知道怎么样用一种精神的力量来感召自己。
其实一部经典的书籍它一定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才成为经典,所以他一定会有更多的精神的感召力来引领着你,能够走出困境。
今天我再回过头去看那些我们十年前、二十年前,甚至是三十年前阅读过的作品,又会有不同的一些感受,因为人生的阅历发生了变化。我想有些作品可能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完成的,是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受,这可能就是经典作品它的魅力所在,它的力量所在。
经观书评:出生在书香世家,父母又是老师,在这样的家庭里,对你有哪些影响?父母会引导你读书,帮助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吗?
郎永淳:生活在可以说是书香门第,因为无论是我的妈妈、舅舅、姨,还是我父亲的家族,在那个年代有学习的机会,有一些文化。
我想我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,我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,他学的是俄语专业,所以对于外国文学会更多的偏重一些。不仅仅是四大名著,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读了。那个年代也开始陆陆续续地有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,或是再版,所以我除了接触到古典传统文化,还有国外的一些经典书籍。在七十年代末有一本杂志叫《译林》,我也看了《译林》介绍的一些现代、当代的作品。
我们祖孙三代一起坐在沙发上,我父亲在看报纸,我在看一本书,我儿子也 装模装样 的,很小很小的时候也拿一张报纸,有可能那个时候是拿倒了,但也在学着。言传身教非常重要,更重要的是 身教 ,场景、情景的影响。所以对于我儿子来讲,他也会逐渐意识到,从小成长的这个环境当中,已经潜移默化的产生了影响,已经成为一个习惯。
对我个人的发展有切身的影响的可能就是我刚刚说的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。今天我到了中年危机的时候,有时候我也会引用《约翰 克利斯朵夫》里所讲的一句话,他说其实大部分的人二、三十岁的时候,就已经死了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在这之后,到了他发展的巅峰之后,他就在走下坡路。我是这么理解的,当然他的原文是说,他在用大部分的余生重复着自己,甚至越来越慌腔走板地去重复着自己。
经观书评:在央视期间,做播音、主持人这段时间,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书?
郎永淳:其实在央视期间,对于我们来讲,是浮光掠影的。
作为一个播音员,我们是最后一道关,我学习的动力其实是不足的,更多的会在意怎么读准,不出错。
作为一个主持人,尤其是在新闻直播的过程当中,会涉及到各方面专业性的知识,也会临时抱佛脚地去找一些书籍来翻一翻,但都不是系统性的,太过宏观的,不能够成为我的知识。可能我浅尝辄止地了解了,感觉好像没有哪一个门类我不了解,但是我根本就没有深入进去,没有系统性地消化成为我自己的知识。
经观书评:从央视离开之后进入创业公司,钢铁行业、电商领域,最近在读哪些书呢?与之前的感受又不一样了。
郎永淳:现在创业,在钢铁领域,我会读经济类、钢铁专业类的书,还有关于人类发展史的一些书。我现在就要深度的阅读,形成系统性的知识,并且掌握其中的规律。
我最近在看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,从一个更广的维度上去看待一个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,去看产品的周期、经济的周期、社会、政治的周期等等。
今年读了《商业的本质》,我理解商业的本质是怎样提供一个真实的信息。如何在互联网公司,进行数据的采集、分析,从而形成相应的产品,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,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。这本书和我现在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,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来阅读它。
还有关于研究合作的,比如《超级合作者》,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,其实在达尔文进化论之后到今天这个年代,不仅仅有变异、优胜劣汰自然的选择,现在的这个时代其实要讲求生物学的一种合作精神。
还读了《飞得更高:孙正义传》,也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、研究语言的书。学一些逻辑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,让自己对于未来的判断,能够有更多的规律可遵循。我们现在的确是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,我们太需要再回归到原点上,删繁就简地认识一些问题。怎么样去认识这些问题?其实就回归到一些最传统的,最基本的这些常识和逻辑的判断上。
因为我在读一个MBA的课程,对于这方面的阅读也会越来越多,尤其是宏观经济、金融的角度,上课的教授会给我们列出一系列的书单。最近在读经济增长相关的书,这是世界银行的一个人士写的对经济增长的理解,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商业运行的规律,并且更清楚地认识到怎么样去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,来带动经济的增长。从国家的层面是这样,从某一个具体的行业、公司的角度,我们也会有相应的类似的思考。
这些日子我在录一本有声书,《最好的告别》,是哈佛大学的一个医学教授,他一系列的作品中的一部。因为我的家庭也受到了相应的挑战,我们更需要学会,怎么理解生命,怎么规划好我们的未来,规划好我们的告别。我可能更多的涉猎健康方面的书,所以比以前也更功利一些,更直接一些,会用一系列的书籍来填补我的时间。
经观书评:聊聊家庭,关于你和你的家庭有很多故事,到了中年之后,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,你又是如何理解作为男人的家庭责任、社会担当?
郎永淳:健康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是当我们这个家庭遇到了这种挑战之后,我们会更加珍视生命,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,更加关爱自己。让自己都能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当中,有一个健康的心理,有一个好的心情。
我去年开始有了这种想法,做出离开的决定,到9月份就不再上班了。这一年来我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多和家人在一起,今年4月份和孩子和夫人专门飞了一趟波士顿,参加波士顿马拉松,一起跑了五公里。希望一家人在一起,这种共同活动的场景能够留存下记忆的瞬间,希望这些瞬间能够更多一些。
我在国内,一旦他们有假期,尽可能会回来陪着我一起。在儿子要上学的那段时间,我也尽可能在长的假期飞过去,10月份我就飞了两次,一次是国庆期间,另外一次是孩子的家长会。我去陪伴他,尽可能缩短地理上所带来的距离,因为迫不得已的一些原因,我们现在天各一方,我希望能够有时间去陪伴他们。
经观书评:你个人的发展,每一次选择都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行业和领域,从医学到传媒,从央视到找钢网,现在做钢铁电商,也涉及投资,你每一个转变是求变,也是远离舒适区,这些个人选择是什么因素促成的呢?
郎永淳:我是一个始终充满着危机感和进行自我挑战的人。
我刚刚也说到了我的出身,我的成长环境和背景,我不习惯于处在一个舒适区,总是希望能对自己做出一定的挑战,挑战可能在常人看来的一系列的不可能。
第一次的挑战来自于我从医学专业转到了传媒专业。从今天这个时间维度上来看,我更希望新闻传媒行业应该更多一些像我当年那样的一批人。我不觉得从本科就要开始学新闻传媒,更应该是本科学了其他专业,再经过两到三年的新闻和传播学的训练,然后再进入传媒相关的领域里从业,这样可能更有针对性,观察可能会更专业。
如果单纯是一个一元化的或是按部就班的成长路径的话,其实是不利于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中。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中,其实应该有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背景。
从一个新闻主播再到一个创业者,对我自己的挑战也非常大。人到中年,终归会有相应的危机和相应的思考:到底是就这样很舒适地过下去,还是再去挑战一下自己。我刚刚也讲到《约翰 克利斯朵夫》里面的一个桥段,我充满着危机感,我总觉得有一种不安全感,这种不安全感在于太舒适了。
这种舒适感会让人觉得好像别人不可能给你带来什么挑战或危机,但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已经开始出现了彷徨,出现了危机,希望能够再一次去挑战一下自己。
所以我就进入到了一个创业的小跑道当中,也希望自己能够跑出来。我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总讲一句话,我说成功过的人才知道什么叫成功,才知道成功是怎么得来的。你接下来再去想获取第二次成功的时候,相对来讲更有目的性,更有可能性。
经观书评:作为一个已经获得一次成功的人,带有一些社会地位和名誉的人,你怎么来理解你现在作为创业者的这个身份?
郎永淳:我今天其实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,因为我加入到的是一个创业团队。
我们年轻的那一批创业者是从零做起,从零完成了到接近一的过程的时候,我加入了。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,完成从零到一的过程,然后从一再去无限放大到十,再到百。我和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创业者有一定的差距,我已经不再年轻,我也不像通常意义上说白手起家,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的知名度,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。我携着这些加入到这个创业团队当中,力争让他们能够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,来做正确的事情,并且尽可能地去提高效率,来完成一次创业的历程。